2021年年会:全球对话与共享未来
日期:10-16

第十届嵩山论坛年会于2021年10月16日上在北京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开幕。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文化学者,围绕“全球对话与共享未来”主题,以线上研讨交流对话的方式,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思想火花碰撞与学术观点交流。
“嵩山论坛2021年年会”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、中国文物学会、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,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、嵩山智库承办。年会围绕主题,采取“网上会议+视频播放+实时连线”的方式践行世界文明对话,探寻人类合作发展的对话、交流、融合、共生机制,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开幕式上宣读了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关于嵩山论坛十周年的贺信。十一届河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、副主席张广智,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、国际哲学院院士杜维明,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许红海等先后致辞。
鸠山由纪夫在贺信中说,十年来,嵩山论坛一直通过世界文明与华夏文明的对话,为文明交流互鉴做出了贡献,他从内心表示敬意。在全世界人类仍在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当下,切实感受到了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重要性。有着相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东亚率先实现了文化独立与共存,这正是习近平主席倡导的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,让我们共同来参与构建。
在应对世纪疫情蔓延和战胜河南特大雨灾之后,海内外专家学者相聚在“嵩山论坛2021年年会”,更加彰显了世界文明对话交流的意义深远,更加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重大。全球对话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就是要按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那样,建设一个持久和平、普遍安全、共同繁荣、开放包容、清洁美丽的世界。
杜维明先生在发言中说,嵩山论坛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自我定位,站在天地之中、华夏文明起源的地方,面对世界文明进行对话。因此“对话”成为我们的主题,一直是我们需要探索的目标。我们应该以容忍的态度,面对我们对话的伙伴和各种类型的伙伴。我们希望通过对对方的尊敬来进行对话,不是以敌对的、抗衡的态度来进行对话。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差异性,目的不是将“和”作为一种手段,目的是“和而不同”。
据悉,除开、闭幕式上专家学者演讲外,论坛还分组探讨了“十年未济:对话的践行与机制构建、人类之伦理觉悟与提升、精神人文主义”等论题,举办了经济论坛专题报告会和世界文明对话线上研讨会,就“精神人文主义的内涵与价值”等进行交流对话。
截至目前,“嵩山论坛”已成功举办十届届年会。论坛始终坚持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永恒主题,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,坚持平等对话的交流方式,坚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议题设置,坚持民间社团组织承办为主的运作模式,累计吸引了600多位来自美国、俄罗斯、土耳其、以色列、印度、伊朗、意大利、德国、法国、丹麦、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领袖在河南开展对话交流。全球近百名国际哲学院院士中来到嵩山论坛演讲的41人次,共收集整理学术论文570余篇,取得了丰硕的交流成果。同时,为文明对话构筑了良好的平台,开启了传统与现代、中国与西方、科学与宗教,乃至性别、阶层、区域和国家之间多层次、多维度的对话之门。
嵩山论坛,体现了中华民族“老家河南”的文化担当,全球对话,是实现“共享未来”的必由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