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年会:天人合一与文明多样性
日期:08-23

第三届“嵩山论坛”年会,于2014年8月22— 24日举办。以“天人合一与文明多样性”为年度议题,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、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、韩国前副议长文喜相等国内外政要出席并讲话,80多位来自世界各大文明的学者代表、140多位海内外嘉宾参加论坛年会。
“天人合一”是具有鲜明本源性、兼容性、涵盖性、前瞻性乃至永恒性的文化命题,是能够有效应对全球文化危机,并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新型现代文化理论。同时,各国文明的多样性,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,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,应长期共存,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,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。
此外,本届论坛更加突出文明对话特质,140余位学术领袖以及国外(前)政要参加,包括国际哲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,世界哲学大会秘书长卢卡·斯兰卡迪诺,世界著名欧美政治哲学家弗莱德·多勒米尔,世界著名印度社会思想家阿希斯·南迪,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韩东育,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明,美国伟谷密西根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倪培民,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黄勇,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。
作为2014年会的重要一环,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委员陶景洲、沃尔沃集团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然峰、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、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中心研究员杨禹、民生证券宏观院副院长管清友、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、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尧等名家,先后做客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专题讲座。
与会政要和学者一致认为:一、所有的文化和与之相应的文明与现代性都只有形态的不同,没有优劣之分;二、文明没有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论,各种文明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,必须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;三、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变化,全球化的进程已经使地域性的文明不仅仅是地域的,而是全人类文明进程的共同财富,任何能够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文明形态都能够走向世界、影响未来。
与会政要和学者共同呼吁:文明交流互鉴,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。世界各国之间要搭建文明文化对话的平台,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,通过对话超越自我中心的认识囹圄,尊重、承认、理解多元化文明的存在,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,深化国际合作,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,推动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。
“天人合一”是具有鲜明本源性、兼容性、涵盖性、前瞻性乃至永恒性的文化命题,是能够有效应对全球文化危机,并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新型现代文化理论。同时,各国文明的多样性,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,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,应长期共存,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,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。
此外,本届论坛更加突出文明对话特质,140余位学术领袖以及国外(前)政要参加,包括国际哲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,世界哲学大会秘书长卢卡·斯兰卡迪诺,世界著名欧美政治哲学家弗莱德·多勒米尔,世界著名印度社会思想家阿希斯·南迪,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韩东育,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明,美国伟谷密西根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倪培民,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黄勇,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。
作为2014年会的重要一环,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委员陶景洲、沃尔沃集团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然峰、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、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中心研究员杨禹、民生证券宏观院副院长管清友、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、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尧等名家,先后做客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专题讲座。
与会政要和学者一致认为:一、所有的文化和与之相应的文明与现代性都只有形态的不同,没有优劣之分;二、文明没有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论,各种文明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,必须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;三、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变化,全球化的进程已经使地域性的文明不仅仅是地域的,而是全人类文明进程的共同财富,任何能够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文明形态都能够走向世界、影响未来。
与会政要和学者共同呼吁:文明交流互鉴,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。世界各国之间要搭建文明文化对话的平台,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,通过对话超越自我中心的认识囹圄,尊重、承认、理解多元化文明的存在,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,深化国际合作,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,推动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。